第84集-由六师外道之互相诤讼来谈依止真善知识的重要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下载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佛教正觉同修会所为您准备之三乘菩提之系列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所进行的单元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为大家介绍这则故事主题是“由六师外道之互相诤讼来谈依止真善知识的重要”。这则典故,经文出自《长阿含经》卷19〈龙鸟品〉,在《起世经》、《起世因本经》也有同样的记载。因为时间的关系,经文部分,我们就不为大家读诵,直接为大家介绍故事的内容。
这故事是说:佛世的时候,有一天只洹精舍的比丘们,如同往常一样到城里去托钵;因为还没有到中午的时分,时间还早,就借坐外道的讲堂稍作休息。那么这个讲堂中的外道们正不停地互相诤辩著说:“我讲的才对,你哪懂得什么法?”“你这样空洞无知,哪听得懂我深奥的道理!”他们之间舌枪唇战、互不相让;如果被中伤,就回以更狠毒的话。比丘们听到外道们这样子恶言相向,不愿意为双方去作评证,也不愿意继续久留,就各各起身往外继续往城中去托钵。
当比丘们回到了精舍,就把今天看到的情形告诉 佛陀,说这些可怜的外道,自己盲修瞎练、知见不正确,又互相恶口毁谤,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够亲近正法,得到真正的解脱自在呢!佛借这个因缘,就告诉大众说这些六师外道过去生到现在一直都冥顽不化,就把这样的因缘来告诉大众。
佛说久远劫之前,在南阎浮提有位镜面王,他很喜欢读诵大乘经典,智慧深广、通达佛理;但是他的臣民只喜欢研究一些旁门小道,对于很深广的佛典感到枯燥没有趣味。国王陷入苦思说:“我要怎么样来度化我的臣民学佛,使他们能够亲近无上大道呢?”不久,国王想到了一个方便善巧,就令大臣们说:“去把我们国度里这些生下来眼盲的人,带到后宫花园去认识大象。”大臣们按照国王的旨意,把盲人带到皇宫的象栏,让盲人们一靠近大象,开始去触摸、辨认大象的模样。有人摸到象鼻,有人摸到象的耳朵、大腿、腹部不同的部位;这些盲人就开始诤论了,诤论这象的长相,都认为自己所知道的是最正确。
镜面王就询问这些盲人说:“你们都见到象了吗?大象到底长什么样子?”摸到象耳朵的就回答说:“象就像一个畚箕。”摸到大腿的就回答说:“象就像一支大柱子。”摸到腹部的盲人就回答说:“象好像一面墙壁。”他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告诉大王说:“我说的才是正确的啊!”而且各各坚持己见吵成了一团。
镜面王看到这个情形,笑著对臣民说:“你们看!盲人其实只知道大象一小部分,就认为知道了全部。而佛法的智慧如浩瀚无垠的大海,你们如果只钻著这些旁门小道,不知道要依善知识听经闻法,这就好像这些盲人,永远没有办法见到真理。”臣民们听了镜面王这样的训示,都有所省悟,从此开始亲近修学佛法,开始听经闻法。释迦牟尼佛这个时候,告诉在座的比丘们这些往世的因缘说:“当时那位镜面王就是我佛陀,这些摸象的瞎子们就是现在的这一群六师外道们。”所以,修行要信闻佛法,而且要有大善知识来指导,才不会误入旁门左道,盲修瞎练、一无所成;不仅让自己愚痴、没有办法解脱,甚至更会一盲引众盲,造作堕落三涂的因啊!
这则典故当中,我们了解到,这些佛世的六师外道经常对于同样是错误的邪知见而诤论不休;对于“我、身、世间”究竟有边、无边际这样的议题,各有不同主张,经常相诤不下。这些外道们有这样的主张,坚持自己的邪见互相诤论,这样的一个恶见习性,佛在典故当中也将他们往昔这样的恶习性因缘,作了以下的说明:那就是在久远劫前,镜面王这个年代,这些外道们,就是当年镜面王叫大臣找来的这一群生来眼盲的人;他们各自摸象,因为生来就眼盲,不知大象的相貌,因此就依所摸到的部分认为是大象全体;摸到象腿,认为大象是大柱子;摸到象的耳朵,认为象是一个畚箕……这样错误的知见。
所以典故当中,我们可以了解 佛陀非常善于说法,也了知众生无量往世的业缘来由。佛陀举这样的典故,在告诫弟子们:第一点,说众生的邪见是无量无边,如果没有去依止真善知识来修学正知见,这样的恶见习性法种,会一直执藏在各自的如来藏识中,每一世遇缘识种流注现行,往世邪见又会再现前;而性好相诤这样的恶习性也会现前,来继续坚执自己的邪见,而不愿意寻觅依止真正大善知识修学,来去除自己的恶知见。第二点,这些生来眼盲的人,常依现前所触、所觉、所知,来论断自己之所见;因为他生来眼盲,当然对于所触、所觉知都不会是现象法界实际的相貌。
这样的典故,佛陀是在告诫我们:众生对真实法界无所知,因为无明遮障的缘故,就如同生盲者眼盲的缘故,所以没有慧眼,可以亲见实相法界;虽然有肉眼,但肉眼之所见仅及于现象界,并不是实相法界。所以众生虽生有眼,但是是如同生来眼盲的人,于实相法界是全然无知;但是因为往世恶知识的错误教导与熏习,所以种下恶邪见,因此对于实相法界就不能得见,却仍然坚持自己的邪见。乃至更有所谓的假名善知识,不知道自己对法界实相,如同这些生来眼盲的人,并未真实见,却仍然以错误的邪知见去误导众生;就在这样的假名善知识以“一盲引众盲”的误导下,广大的末法众生就被邪知见所误导。
近代乃至民国以来整个佛教界,不就是被假名善知识这样的错误邪见所普遍误导,造成有心学法的人,经过二十年、三十年这么样辛苦求法、学法,而终一无所获;更严重的,是随著假名善知识、大法师盲修瞎练的结果,更种下更坚执的错误邪见,一直要尽未来际,都会如同这些生盲者、这些外道,这样世世受邪见笼罩,无法远离邪知见。所以关于法界实相最重大的错误邪知见,就是在舍报前被佛教界尊称为“导师”与“大法师们”所建立的邪见。假名善知识,他们把一切法空、一切法缘起性空当成是法界实相,当成是 佛陀两千五百年前所教授、所要开示悟入的一代法教。这样如同生盲者,“不见言见、未证言证”,把 佛陀一代法教,慈悲要开导众生悟入的法界实相,要众生亲证唯我独尊的自心如来真实如来藏心,错解成就是一切法空、一切法缘起性空;坚持这样的断灭见外道论的这些法师,只能是名恶知识,不名为善知识。
佛陀在初转法轮四大部阿含经典所开示的一切法缘起性空,它的真实道理是在讲:一切蕴处界诸法都是以入胎识——也就是以如来藏法界实相心,当为根本因,借诸众缘和合,而出生有现象界的一切诸法;而所出生的这些现象界诸法,都是依因缘和合而生起而幻灭,没有真实自性,其性本空。所以,一切法空、一切法缘起性空当然不是实相法界,只是现象法界所显示出一种现象,所显示的一项理则,当然不是众生从不生灭的真实本心,不是众生的自心如来。
佛陀以三界人天至尊,无量劫前早就成就佛道,可是 佛陀慈悯这一界的众生,不忍众生继续流转生死苦,以其悲心再度地示现娑婆人间。佛陀也因为祂宿世的愿力,要与无量劫前的一千位兄弟们,次第在这个地方的贤劫中,再度来示现成佛。佛陀再度受生,历经八相成道,再度示现成佛的时候,现观众生皆本同一如来,皆跟如来一样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可是因为妄想执著无明遮障的缘故,却不能证得,而继续流转生死不得解脱。佛陀以大慈大悲大愿力的缘故,要教导众生解脱生死流转苦,也要进一步教导众生断除菩萨们才能够断除的变易生死,而能于生死得自在,于这两种生死得解脱、得自在;以这样的缘故,才会辛苦说法四十九年,将一代法教完整传授于这一界的众生。因此,所有此界佛法法教,三转法轮的经典都是佛亲说、亲自传授,后世众生才有珍贵的佛法法教可以修学、可以依止,乃至能够亲证。所以学法众生才尊称 佛陀为唯一根本上师,尊称 佛陀是“南无本师 释迦牟尼佛”。
所以,佛的一代法教是要教导众生开示悟入众生各自身中的自性佛、自心如来,实证法界的实相心如来藏;如何会是这些生盲者的所谓的“导师”、“大法师们”,所要去悟入的一切法空、一切法缘起性空这样的外道断灭见思想呢?一切法空这样的断灭空外道思想,在 佛陀住世之前,在古印度就有这样的外道思想,又何必 佛陀再来此界辛苦示现,再来宣说这样的一个错误的外道邪见呢?有智慧的佛法修学者,对这一部分应当谨慎思辨,切莫被这些错误的邪知见,这些大法师们所误导,而一盲引众盲,盲修瞎练,造成辛苦学法一辈子皆无所获,唐捐其功啊!
第三点,依止真善知识修学佛法既然这样重要,才不会被生盲者的大法师所误导,那我们应如何来简择分别谁才是我们学法应当依止的真正大善知识?我们要依下面 佛陀的经论有几个层面来作探讨: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正知见,那就是“名师”不一定就是“明师”。意思说,有大名声、有广大道场徒众,为大众所追逐尊崇的法师,不是具有光明胜妙智能的真正大善知识。大众要依止 佛陀开示的四不依的法理来作简择,那就是“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来作简择分别。尤其当依这个法师所说的法教,来判别说他所说是否符合佛说三乘菩提法教;而不是依止此法师是否有大名声、大道场,有广大徒众来作真假善知识的分别。
第二个层面,说也要依照 佛陀经教的开示来简择善知识。如 佛陀在《佛说华手经》开示如何才堪任为真善知识?佛开示说:【若有四法,当知是为善知识也,何等为四?一、能令人入善法中,二、能障碍诸不善法,三、能令人住于正法,四、常能随顺教化。】这部经中 佛说善知识能令人入于善法,且令人安住于正法中,也能因为善知识的开导,使大众远离不善法的遮障;同时善知识也能常时随顺因缘为大众开示,教化大众趣入正法。这里所说的正法,讲的是大乘佛菩提法道,二乘声闻、缘觉还是小乘,是以自了为主的解脱法道,仍属于不了义的法道,仍不是佛说的正法;至于人天善法则属世间善法,是共外道的世间法道,更不是佛说的正法法道。所以,近代如果有自称是佛门善知识,但是只崇扬二乘小法,否认大乘佛菩提法道;更有人大胆倡言主张“大乘非佛说”,这样的人,一定是假名善知识,本质是恶知识,不堪任为众人之师。
第三个层面,说要简择是不是真正大善知识,不应该依是否是剃发著染衣的出家僧相,来作判别是不是真善知识。因为对于具有道种智胜妙智慧的地上菩萨来说,常会因为时节因缘及众生的需要,而于某一世示现的是在家身相,来方便大地菩萨破斥密宗喇嘛教的外道双身邪淫法道;也更因为示现在家身的缘故,更能够显示大地菩萨说法具有胜妙功德,能普遍摄受佛门四众弟子而无有难处。中土禅宗初祖达摩大师在他的《达磨大师血脉论》卷1有开示说:【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鬓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文义在说:对于简择是否是真正著黑衣出家人、是真正善知识,要依是否具有大乘见道的实质来论定,否则即使示现外相剃发著染衣,本质还是白衣的在家人;只要是已见道,能亲见自己身中的自心如来,如是白衣在家人,也是已亲证佛菩提的自性佛。所以简择是否是应当依止的真正善知识,应当依其是否有实证 佛陀胜妙法的本质,而不应依其所现外在身相,是在家相或者著僧衣出家相。
今值末法年代,众师说法如恒河沙不可计数,所幸众生有大福德,佛悯念末法众生被邪见误导的缘故,也依 佛陀咐嘱地上菩萨转世再来复兴佛法,才有现在的具有道种智智慧的 平实导师住世说法,来弘扬复兴 佛陀一代法教,成为了末法众生长夜中的明炬,三界火宅的雨泽。
最后,要劝请所有有心学法的大众,能早日依止真善知识 平实导师座下修学,才能够免于典故当中的六师外道们,经过多劫还是坚执邪见,继续被这些假善知识所误导。
今天因为时间关系,这一则主题就为大家说明到这里。
最后祝愿所有的菩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道业增上,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柯正村老师)
本文标签:真善知识(3)
本文关键字:真善知识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讲座文稿
- 增上心学谓定学诸种三昧
- 活在当下,并非心性无见
- 佛藏经卷第一
- 佛藏经卷第二
- 佛藏经卷第三
- 佛藏经卷第四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佛说解节经
- 深密解脱经卷第一
- 深密解脱经卷第二
- 深密解脱经卷第三
- 深密解脱经卷第四
- 深密解脱经卷第五
- 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
- 解深密经卷第一
- 解深密经卷第二
- 解深密经卷第三
- 解深密经卷第四
- 解深密经卷第五
- 无明罗刹集
- 供佛是累积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
- 在家菩萨对待欲望的正确态度
- 供佛的细节
- 《心经》解读
- 《心经》所说的心是什么?
- 五戒的五施与五善
- 《心经》概说
- 三福净业之“深信因果”
-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什么?
- 佛陀49年为大家说法的内容
- 关于搭衣
- 戒法常有开缘及遮止
- 八关斋戒资料整理
- 三界六道与业及解脱果的关系
- 戒能遮除烦恼
- 戒有几种?
- 僧伽有几种?云何为坏僧?
- 持咒有用吗?
- 从凡夫到成佛的52个步骤
- 禅宗“开悟”究竟是怎么回事?
- 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一大阿僧祇劫到底是
- 修学佛道“信”很重要!--三资粮之“信”资
- 菩萨转依如来藏的功德--平实导师法语
- 亲见自住弥陀
- 「一句佛号概括事理」的真正意涵
- 声闻、缘觉圣人和 佛的十八种差别
- 什么是佛
- 如来行一切行、修三种增上学都是为了利益众
- 菩萨实现福报的方法:继承、婚姻或自己努力
- 正说无余涅槃
- 十信位修学的基础是什么?
- 《成佛之道》简介
- 仰望佛陀
- 菩萨---当满足信位,入初住位修学,快速增
-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
- 佛陀49年为大家说法的内容
- 心解脱与慧解脱
- 引导学人快速开悟是破坏佛的正法——开悟须
- 菩萨为什么要去修证广大的福德?
- 《心经》到底在说什么?
- 定慧知见
- 定的正受
-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一语乃方便说法,非真
- 学佛最大的盲点就是想要了生脱死
- 什么是真正的法师
- 佛法中的智慧有几种
- 定力、定境、定相的差別
- 一切众生以四食存
- 大乘法中的善根
- 何谓“五浊”?
- 八种无福听闻佛法的众生
- 八解脱(九证法)
- 见惑与思惑
- 戒有几种?
- 行者具足四禅八定正受之前,当须先求见道
- 证初果的观行
- “空”有两个含意
- 菩萨之四果
- 欝头蓝弗——以定为禅无法解脱生死
- 禅定与静虑之异同
- 何谓自利利他?
- 度众的善巧方便
- 真正的菩萨行
- 菩萨初果——须陀洹
- 菩萨二果——斯陀含
- 菩萨三果——阿那含
- 菩萨四果——阿罗汉
- 具足发起菩萨性的有情会显现出怎样的性相以
- 如何修证解脱道
- 菩萨种性何其尊贵
- 皈依后的正行
- 有证量的菩萨可以为人解说法与次法的内涵
- 持守菩萨戒的三个基本原则
- 如何修证四果
- 如何修证三果及初禅的发起
- 如何修证初果
- 菩萨种性的义涵?如何发起、乃至圆满菩萨种
- 如何修证声闻菩提
- 修苦圣谛断我见
- 禅宗“开悟”究竟是怎么回事?
- 在佛法上面的进步要依靠四个条件
- 你能管住自己吗?
- 烦恼的真正原因
- 何谓一心不乱?怎样如说修学入一行三昧?
- 佛法中是不是求财富就一定可以得到财富?
- 财产交税或分给子孙,算不算布施种福田
- 钱财交税或给子孙,算不算布施?
- 四宏誓愿就是自利利他!
- 三资粮之“愿”
- 定的正受
- 略说『功德』与『福德』之义涵
- 菩萨为什么要去修证广大的福德?
- 亲情、友情、爱情,乃至菩萨的悲心,都只是
- 定力、定境、定相的差別
- 五种有智慧的布施
- 释迦牟尼佛因大悲心而发菩提心---“疾得成
- “自觉觉他”时“得无违拒”,才是真正的无
- 如何修学真正的禅定?
- 菩萨修学忍辱的三项主要内容
- “知见立知”与“观行”的差异
- 妄想因何而生?使定力提升的关键是什么?
- 如来藏本来具足,世间第一位众生为什么有无
- 犯五逆罪可以成佛吗?是否罪性本空?
- 对初学佛者要从何着手呢?
- 密宗对四加行之误解
- 如何看待《西藏生死书》里面的内容?
- 声闻、缘觉为什么不能称为佛?
- 何谓天魔 阴魔 烦恼魔?
- 六字大明咒的真实意涵
-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 莲花在佛教表示什么?
- 十四种误会的学佛方向
- 破邪显正乃中国佛教宗门传统家风
- 十回向位的修行
- 三贤位之十回向位
- 灵魂是不灭的吗?
- 佛教的五净肉或三净肉是什么?
- 《楞严经》中「情」、「想」什么是意思?
- 三贤位的修行,应当如何圆成进入初地的功德
- 目录 引言:缘起与五个题目
- 第一章 永嘉大师《证道歌》第一节 永嘉大师
- 第一章 第二节《证道歌》与般若中观之关系
- 第一章 第三节 离念灵知是妄心
- 第二章 默照禅古今之差异 第一节 现代“禅
- 第二章 第二节 天童宏智正觉禅师之默照禅
- 第二章 第三节 关于大慧宗杲与天童宏智间的
- 第三章 佛法必须具足三德 第一节 解脱道不
- 第三章 第二节 佛法只有二主要道.
- 第三章 第三节 具足三德方能成佛.
- 第四章 释印顺人间佛教与佛菩提道之差异 第
- 第四章 第二节 当今台湾佛教之人间佛教弘法
- 第四章 第三节 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与佛菩提
- 第四章 第四节 真正的人间佛教
- 第五章 人间佛教的正修行,必须注意之事项
- 现场即时问答
- 跋:藉无门慧开禅师语,与当代佛门四众共勉
- 第001集 共相怨害喻--陀罗尼
- 第002集 五百陀罗尼
- 第003集 菩萨妙陀罗尼
- 大慧宗杲禅师是径山中兴之主
- 宗门无念心体非是定心
- 如来有所说法耶?
- 大慧宗杲禅师略传
- 大慧与天童同一所证:如来藏
- 大慧禅师之心性
- 离念灵知之非
- 似即似,是则不是
- 天童正觉禅师所悟者其实不由默照而得
- 悟的六种表象
- 永嘉大师以亲证如来藏而言证道---永嘉大师
- 眼见佛性
-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真心
- 禅宗历代传法偈
- 有证量的菩萨可以为人解说法与次法的内涵
- 禅宗公案是灭六见之法
- 藉无门慧开禅师语,与当代佛门四众共勉
- 永嘉大师《证道歌》真义
- 默照禅古今之差异
- 破邪显正乃中国佛教宗门传统家风
- 念佛现世所得十大利益
- 何谓一心不乱?怎样如说修学入一行三昧?
- 《地藏菩萨本愿经》如何讲助念的法
- 无相拜佛心得
- 无相拜佛、念佛,真好!
- 【般若信箱】关于往生的系列问答
- 确保您的权益-捐赠器官应自我保护
- 通过无相念佛,具足静中思虑的能力!
- 浅谈无相忆佛拜佛之中的掉悔盖
- 行六事法,可以往生兜率陀天值遇弥勒
- 如何看待《西藏生死书》里面的内容?
- 修学念佛法门三资粮--信愿行
- 念佛就能往生,何需受五戒、修十善?
- 毁谤大乘不生极乐
- 勿入极乐边地胎生
- 三资粮之行:三福净业之“孝养父母、奉事师
- 三资粮之信、愿
- 三资粮之行:三福净业之“受持三归”
- 三资粮之行:三福净业之“具足众戒,不犯威
- 关于种福田
- 你帮家人所选的最好保险就是学佛
- 时间的故事
- 周利盘特依教奉行,成就阿罗汉果
- 鬼神干扰母子,诵念《正觉总持咒》安宅得救
- 一切众生以四食存
- 佛法中是不是求财富就一定可以得到财富?
- 怎么改善自己未来世的福报?
- 菩萨实现福报的方法
- 《心经》到底在说什么?
- 年轻人,二十四孝,你知道几孝?
-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容易陷入痛苦中出不来?
- 为什么我们跟越亲的人越没耐心?
- 我看到的对面那个人,其实是我自己
- 如何感召智慧福德之男或端正有相之女?
- 节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
- 不生不灭法是宇宙的起源
- 佛法实相与物理学一致吗?
- 制约与习气
- 娑婆世界人类起源
- 将来万一有复制人类,请问此复制人有无灵性